|
|
產(chǎn)品名稱: |
樟子松/原木/防腐木 |
產(chǎn)品價格: |
2050元/平方米 |
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: |
規(guī)格齊全 |
詳細(xì)描述: 植物簡介樟子松拉丁名Pinussylvestrisvar.mongolicaLitv,樟子松中文名:樟子松,分類:松科(Pinaceae),科屬:松屬(PinusL.)樟子松為松屬植物歐洲赤松的變種。分布:俄羅斯、我國的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章古臺地區(qū)、以及內(nèi)蒙古、甘肅等省份。其中俄羅斯的細(xì)紋樟子松,由于樹脂少,紋理細(xì)膩、美觀,材質(zhì)強度高,抗彎耐磨性,成為用途最多的木材之一。[1]由于其資源豐富價格低廉,材質(zhì)僅次于北歐赤,成為我國松木家具、建筑景觀的首選木材。形態(tài)特征常綠喬木,樹高15—20米,最高30米。最大胸徑1米左右。樹冠卵形至廣卵形,老樹皮較厚有縱裂,黑褐色,常鱗片狀開裂:樹干上部樹皮很薄,褐黃色或淡黃色,薄皮脫落。輪枝明顯,每輪5—12個,多為7-9個,20年生前大枝斜上或平展,一年生枝條淡黃色,2—3年后變?yōu)榛液稚,大枝基部與樹干上部的皮色相同。芽圓柱狀樟子松橢圓形或長圓卵狀不等,尖端鈍或尖,黃褐色或棕黃色,表面有樹脂。葉兩針一束。稀有三針,粗硬,稍扁扭曲,長5—8厘米,樹脂道7—11條,維管間距較大。冬季葉變?yōu)辄S綠色,花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,屬于風(fēng)媒花,雌花生于新枝尖端,雄花生于新枝下部。1年生小球果下垂,綠色,翌年9月—10月成熟,球果長卵形,黃綠色或灰黃色;第三年春球果開裂,鱗臍小,疣狀凸起,有短刺,易脫落,每鱗片上生兩枚種子,種翅為種子的3—5倍長,種子大小不等,扁卵形,黑褐色,灰黑色,黑色不等,先端尖。千粒重隨產(chǎn)地植株變化大,紅花爾基產(chǎn)7.9克,大興安嶺5.4克,章古臺地區(qū)10-12克。
|
|
|